今日话题
广州从去年7月起正式实施“开四停四”
有条件地限制外地车牌的上路时间
但在日前举行的广州两会上
多位人大代表反映
“开四停四”收效甚微
建议全面“限外”“限牌”
你对此怎么看呢?
点击进入“饮茶倾计”
直播中
△广州月拥堵成本元排名第二
△广州高峰拥堵里程占比排名第二
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在“开四停四”政策实施后
广州年第三季度
拥堵时长、拥堵里程占比、出行速度、
延时指数等7项指标排名进入单项前十
如此“靓丽”的数据
让治堵再次成为广州两会的热议话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
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泰松
今年是林泰松代表连续第五年提广州“限外”。在他看来,去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8月1日起正式执法的“开四停四”,收效甚微。现在广州的交通,该塞的地方还是塞,城区早晚高峰治堵效果并不明显。
除了“限外”政策不彻底,“限牌”政策也有待优化。目前广州对新能源车上牌数量并无限制,预计到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累计将达20万辆。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有助于催生新产业、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但同时也会加剧交通拥堵问题。目前新能源车上牌不受限制,导致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不利于缓解交通问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
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治平
张治平代表同样认为,“开四停四”对改善早晚高峰期的拥堵现象并不明显。他列举了高德地图的数据,广州高峰拥堵的延时指数是1.,即高峰期到达时间是正常到达时间的1.倍。他坦言,高峰期外地车也会出行,而广州最需要的是在早晚高峰期限制外地车,以保证市内的道路顺畅。
针对上述问题
代表们都有哪些建议?
其中张治平代表建议
广州在早晚高峰限制外地车通行
无需开四停四
广州最需要的是在早晚高峰期限制外地车,以保证市内的道路顺畅。对于持“外地牌”的上班族而言,如果实施早晚高峰限行,可在限行前到单位,晚上再晚点走,如此即可每天用车。而对于那些需进城办事的,可选择在高峰期之外的时间进城。至于限行的时间,可根据广州城市交通状况来制定,并慢慢延长。
而林泰松代表则认为
广州交通拥堵的现实表明
全面“限外”“限牌”刻不容缓!
加大“限外”政策力度,在工作日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期,禁止外地牌车在市区中心上路。同时,为保障周边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体现公平合理,可选择性地在部分必要路段、地点和时限对外地车辆进行开放。此外,对新能源汽车同等采取指标调控摇号上牌措施,以有效控制新能源车辆增长量。
有代表认为即使全面“限外”“限牌”
也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拥堵问题
治堵应该采取综合性措施
广州市人大代表江栋:督促政府根据交通路口人流、车流实施情况,实施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感知与监控。广州市人大代表刘淳则:要扩大优化公共交通网络,科学划分道路车道功能,以缓解交通压力。各位茶客
你觉得广州“开四停四”治堵效果明不明显?
对上述多位人大代表的建议
你支持谁的观点呢?
广州治堵是大家的事
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和我们一起饮茶论道
来源:金羊网、高德地图
编辑:子言
点一下“好看”会变好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