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读书大家都背过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里面他把几种人们喜爱的花做了个拟人化的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就被公认为花之君子。那如果我问:“花之网红者,孰也?”周敦颐肯定就答不上了,毕竟宋朝时还没有“网红”这一说。你的答案会是什么?我的答案是——黄花风铃木。这也不怪周敦颐。别说“网红”这词儿宋朝还没有,就连这黄花风铃木在宋朝也没有。黄花风铃木原产在南美洲,九十年代才被引进到中国作为行道树栽种。树如其名,明艳亮丽的黄,一个个小风铃般的花儿组成团团花簇,挂满了枝头。而且因为它先花后叶的特点,那一整树纯正明亮的黄,配上晴天时湛蓝湛蓝的天空做背景,特别的养眼,让人神清气爽。据说,黄花风铃木还是巴西的国花。嗯~这一抹黄和蓝的组合,还真的和巴西足球队球衣的配色如出一辙。每次一看见黄花风铃木,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是播放起这首歌——“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ReSoSoSiDoSiLaSoLaSiSiSiSiLaSiLaSo吹着前奏,望着天空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黄花风铃木和“晴天”真的是绝配。2.黄花风铃木作为网红行道树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往前再追溯,上个网红行道树可能是南京的“法国梧桐”。传说是因为宋美龄特别喜欢“法国梧桐”,于是蒋介石特意从法国引进三万棵梧桐树种,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种成一串宝石项链,送给爱人做礼物。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因为南京的“法国梧桐”其实并不是梧桐树,原产也并不是在法国,而是一种长得很像梧桐的悬铃木。它最早被法国人引进种在上海的法租界,于是被人们称为“法国梧桐”。南京的“法国梧桐”的传说虽然是假,但南京人对“法国梧桐”的爱却很真实。年,南京市为了建设地铁3号线,要将主城区内许多上世纪中期就栽种的法国梧桐进行移植。因为之前修2号线时移栽后的“法桐”存活率很低,于是这次移植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强烈不满,并自发地给这些老“法国梧桐”系上了绿丝带活动,要求保护。甚至引起了海峡对岸台湾同胞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yemua.com/bymzp/1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