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养老咨询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景观在养老地产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各种各样景观。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深度研究,通过适老化景观的研究、设计及营造,缓解甚至治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安全、优美、生态的景观环境,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具有深刻意义。另外,对开发商而言,适老化景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养老地产的产品价值,增强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进而利于养老地产产品的销售和盈利。
一、设计原则研究
1、多层次的户外交往空间
根据不同个性的老年群体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在户外交往空间的布置上,既有较为开敞、热闹的群体活动空间,又有较为私密、安静的私人独处空间,在空间的布置上做到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有开敞有密闭、有公共有私密,创造多层次的户外交往空间。
2、易识别、易达的道路体系
老年人的空间识别能力和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方位感差,容易迷路,给户外活动带来障碍。因此,易识别、易到达的道路体系尤为重要,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能增强老年人的方位感,在居住区内部一些重要的活动场地或路口地带,都需要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或者运用指示牌、小品或雕塑等来强化环境的特殊性。另外,建筑造型、色彩到细部的处理也都要考虑可识别性,以加强老人的识别与判断能力,谨防老人迷路。3、有安全感的领域性场地
领域性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环境占有欲与控制欲,它能为使用者提供安全感。老年人对领域感的要求更强,他们既希望参与到各年龄层的活动中去,又希望有自己专用的活动场地,供他们自由活动,不被人干扰。
4、激发老年活力的多元化景观
多元化的景观环境能够促进老年人的户外活动,激发老年人的活力与朝气,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理上的活力,能够提高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的同时拥有更好的晚年心态,常葆青春。因此,对每一个景观层次都要进行细致的塑造,以便更好地满足和促进老年人频繁而多样的户外活动。
5、安全、舒适的景观元素
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在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有更高的需求。要求有适宜的日照、清新的空气、安静、亲近自然的环境以及适宜的声光氛围,特别要要避免危险或可能引起危险的元素干扰,才能使老年人轻松愉快的展开活动。
6、完善、易操作的景观设施
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危险感知能力不灵敏,所以各类景观设施在设计时应注意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上的刺激和引导,是安全和易于使用的,设施的尺寸也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7、生态保健型植物造景
养老地产的景观绿化,要充分考虑绿化的层次,注重乔木、灌木与藤草植被的结合,形成点、线、面的绿化系统,主要以改变小气候、组合空间、创造景观为目的,着重其调节环境温度、减弱噪音、抗风、杀菌的作用,为小环境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此外,在相似的空间节点应考虑安排不同的植物环境,同时应有通俗易懂的树种说明标注,以此来提高环境的识别性。也可调动公寓老人自行维护和管理,使绿化维护方便易行,且能发挥老年人的创造性表现力。8、人文关怀的无障碍景观
老年人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因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距离,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时产生了阻碍。因此景观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器材设施应符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真正做到场所空间的方便可达。各种活动设施要满足无障碍设计,步行道路面应当平整、防滑、顺畅、水平,并采用不反光的铺装;通过控制空间的领域性和开放性程度,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犯罪的发生,在心理上加强可防卫性。
二、景观元素研究
适老化的景观元素主要包括适老化景观铺地、适老化景观水体、适老化景观植物、适老化景观构筑物等。1、适老化景观铺地
铺装场地的材质一律选择软性材料,防滑,防水,如透水砖等;场地空间随着老年人的不同面积大小也不同,如开场性的大空间和私密空间等;活动场地的周围都需要设计廊架等休息设施,方便老人就地休息,小型广场可以结合植物为背景进行设计;道路布置须满足可达性,便利性,同时增加老人行走的趣味性和舒适性;主环路人车分流,保证人行通过时的安全性;道路宽度适宜,主要考虑残疾人的轮椅通过;社区景观设计中步行道的设计宜多用摩擦系数较大、平整度较高的地面铺装材料;道路转弯处的铺装材料特殊处理,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道路无障碍设计,如台阶,坡道,扶手栏杆等,尺度适宜,材质柔软实用性强;卵石按摩道,刺激感官系统;停车场的设计要满足轮椅上下车的宽度。2、适老化景观水体
在舒适、安全的适老化景观环境中,老年人追求的比物质更高层面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风景秀丽、和谐安宁、赏心悦目的景观空间,能让老年人排除忧愁与心理负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身心放松,在潜移默化中使内心获得安全感与美的感受,促进健康和交往;景观设计时,如果需要营造活跃快乐的氛围时,就可以采用动感的、变化的开放形态作为景观的主体,如喷泉等;营造安静平和的氛围,可以采用大面积的静态形态物体作为景观主体,如大面积的水面,水边的植物倒映在水面上,天空与水面作为一个统一的背景映衬出树木的倒影,水天一色;在适老化景观环境中可以因地适宜的设计水景,比如喷泉、叠水、湖面等,大量的水景也可以释放足够的空气负离子,让老人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可以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水池、花池等景观小品要便于坐轮椅老年人接近,方便触摸、观赏。园区内水系主要以自然溪流为主,在休息广场中可以设计静水和水生植物组合,刺激老人的感官系统;局部设计休息观景平台,增加老人的活动兴趣;环绕水系的散布道,对不喜欢运动的老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即可以欣赏花鸟鱼虫,又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
3、适老化景观植物
结合老年人的特殊性,我们在设计适老化景观的时候,要注重各种色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合理设计景观;比如在设计娱乐活动场地的时候就要多采用运动感比较强的橙色系或者橙色系组合;在安静休息的场所,多选择运动感弱一些安静的颜色,比如青色系列;人到了老年时期,各器官功能全面性衰老,视力减退,老化,眼疲劳;听力减退,重听耳鸣;感觉迟钝,味觉减退,这些变化加强了情绪不稳定,心理烦恼,为忧郁、躯体功能下降,多种衰老病症丛生,容易产生继发性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不同的色彩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刺激是不同的,可以引起一系列不同的色彩联想,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的空气负离子,能固氮释氧,能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十分有利于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态保健的植物,以乔、灌、藤、草植物共同构成多层混交立体的植物环境,适当配置花灌木和色叶树木,同时具有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功能上的显著性,使活动场所和植物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清新健康、和谐有序、稳定、优美且能长期共存的活动环境。
植物配置要求,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大量使用落叶大乔木和常绿中层树种;科普花园中大量种植本土植物,更加具有想吐气息;引鸟工程的使用,提高老年人的兴趣;保健型生态园林,刺激老年人的各个器官,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4、适老化景观构筑物
老人们容易产生懒惰的心理,或者行动不太方便以至于不愿意走出室外,这时候我们就应该通过景观来诱导他们融入景观环境,让室内和室外有一个很简单方便自然的连接;适老化景观环境中的基调应该是明朗健康,尽可能的满足阳光照耀,利用紫外线来杀菌,促进老年人健康。但是要采取一些遮避的措施,以防止强光炫目或晒伤,提高景观舒适度;老年人手脚不灵活、不喜欢走太远的路,而且他们的活动具有随机性,要保证每个老人走出公寓,都可以迅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场所。回廊要连接建筑和场地,方便老人随时可以退回建筑内;亭,廊,花架必须带顶棚,防止雨雪天气或者过强的紫外线;材料尽可能使用木质的,增加舒适度;尺度不宜过大,要适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而定;特殊座椅的使用,提高场地的使用率。
三、景观设施研究
景观设施作为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景观造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建筑、山水、植物共同构筑出完整的园林景观,体现了景观环境的性格和品质,赋予了景观空间更积极的内涵和意义。景观设施是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在养老地产的适老化景观设计中,景观设施更是与老年人的户外具体活动息息相关,不仅是老年人最常用、最常接触的景观要素之一,也是起着点缀环境、美化环境、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等作用,是养老地产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养老地产的适老化景观设计应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出发,创造真正适合他们需求的景观环境。老年人较一般人群对阳光、灯光、交流、休憩舒适性、安全性等因素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景观设施的设计与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1、座椅、坐凳
用于休息、等候的座椅主要布置在步行道、街道旁、建筑出入口附近。用于交谈的座椅宜采用优于直线排列座椅的U形或圆形布置座椅,且宜布置在僻静之处,免于嘈杂。用于观赏的座椅宜靠近主要场所,如主要道路旁、人多的转角处、能俯瞰广场的地点,座位高于活动场所可以获得良好的视野,更有利于观赏。在材料选择上,座椅面材宜用木质、较软的材料、结实的垫子,不宜使用混凝土、石材、钢材等坚硬、不舒适的材料。
2、垃圾桶
养老地产中的垃圾桶分包括生活垃圾桶类与景观垃圾桶类。收集生活垃圾为主的垃圾桶,常配置在多层、高层、别墅等住宅或地下车库单元门口,此类垃圾桶强调垃圾桶自身收纳功能及清运的方便性。景观垃圾桶类主要用于收集流动人员丢弃的果皮、纸屑、烟蒂等废弃物的垃圾桶,在道路边宜较一般小区更多,以方便老人,活动场地边宜根据场地大小适当设置。景观垃圾桶的布置要注意可达性,方便做轮椅的老人能够方便丢掷。在材料选择上,不仅要适合清运,而且要做到与景观能够融合。3、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布置应注意:居住区入口、建筑入口和停车场内应采用高亮度照明以保证安全;有台阶坡道变化处应设置照明;有人使用的区域附近应设置照明,以界定铺地边界,避免阴影;使用光线向下的照明设施向下投射重叠照明防止眩光;可在重点路线设置灯带,起引导作用;庭院灯间距宜8~12m,草坪灯间距宜6~8m。4、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的布置原则应注意:结合夜间照明在活动场地边设置标识牌、宣传通知栏等在主道路分叉口、建筑出入口设置指示牌。材质上要注意采用易识别的材料及颜色,表达清晰明确、且要防眩光。5、户外健身设施
老年人健身器材应结合场地及健身步道设置,材料要求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且做到采用柔软、防护的地面。6、户外饮水设施
户外饮水设施适宜布置在锻炼区域、健身步道附近,方便活动的老人能够及时地补充水分,地面宜速干、防滑,选择材料要求耐水、防锈,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等。7、户外厕所
户外厕所宜布置在活动场所、健身步道周边,为活动老人提供便利。材料上应注意朴实、自然,能很好地融合入景观之中,且方便到达;内部设计应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
8、户外引鸟设施
户外引鸟设施宜设置在景观林地周边,为老年人增加观赏游乐的趣味性,创造自然的环境唤醒老年人的听觉。9、户外音响系统
户外音响系统宜布置在活动场地、健身步道周边,采用贴近自然的材质,易于融合入景观之中。选择时段播放有时代感的音乐或促进活动的音乐,不仅烘托老年人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引起共鸣,也能激发老年人的活力。10、户外紧急呼叫系统
户外紧急呼叫系统应结合照明系统的灯杆布置,在活动场地节点周围宜有易发现、防误触的紧急呼叫按钮。
延伸阅读: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和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正在催生一个规模庞大的蓝海市场——中国养老服务市场。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家企业进军养老服务市场这片广阔的蓝海,以期寻找新的投资商机,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养老服务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依据自身资源优势设计合适项目自身的商业模式。
加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