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九月节,约当每年阳历十月八日或九日。《孝经纬》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诗经》则说“九月肃霜”,知寒露为肃霜之始,露气转寒而将凝结的时节。
寒露即是寒意的开始,阵阵飞雁结伴南飞,为秋寒增添萧瑟的气息。人们也着手于御寒的准备,有刈菽、浸造①等俗,而俗称的“寒露水”至为清纯滋补,功与雪水同,以之酿酒尤佳,古谚有“菊花照酒满缸香”之句。
图:RGBorCMYK
寒露插花取当令花材,贮以清冽的“寒露水”,表达类似“竹露滴寒声,斜月透窗明”的诗意。《太平清话》说:“秋酒新香,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时。”插花应时,赏心悦目,何其美哉!
图:RGBorCMYK
寒露的当令花材有菊花、芙蓉、月桂、雁来红、金线草、虎茨、枸骨、橙、橘、紫葳、紫菀、枫等。菊花为九月花盟主,有“冷香”之誉;芙蓉九月开放最盛;月桂花色淡黄,传为广寒宫仙种,有奇香;雁来红有“老来娇”之称,是寒露最重要季节花;枸骨又名猫儿刺,寒露前后开白花,有香气;紫菀为民间祭祖献佛常用花材;紫葳有黄及紫色,九月开最盛;枫已初黄,有深秋之意;橙、橘此时陆续熟黄,凡此种种,用以表现“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搏风卷落槐”的枝形与色彩之美,别有情致。
图:雁来红(网络)
配材有忍冬花、茑萝、百日草、芦苇、鸡冠、竹、菝葜、蔓荆、秋海棠、月季、紫锦木、文心兰、变叶木、黄蜀葵、蓍草、寒菊、树兰、山毛榉、山柳、山茱萸、状元红、连翘、地榆、南烛、槐枝、金橘等。配饰有枸杞酒、笛、箫、埙②、鸿雁图画③、山药④等。
图:芙蓉Marialiu
①《本草纲目》:“寒露日取井水,宜浸造,滋补五脏,与雪水同功。”以此水所造新酒名日开青。
②《月令章句》:“季秋之月入学习吹,所以通气也,管、箫、笙、竽、埙皆以吹鸣者也。”
③《没深周书》:“寒露之日鸿雁来宾。”
④山药又名薯蓣,六月开花,寒露时候收其根供食用。
夕阳下翠微花材:紫菀、白孔雀、菝葜、芦笋花;橙、橘、枯木花器:小瓷罐、木板垫花型:写景造型释义:为表现天候清寒意味与萧瑟野趣,以木板为垫,芦笋花为使,使有披风挂露之势;紫范为主,白孔雀为副;菝葜引出成客枝,与橙相映,枯木则加强色彩感与力度。枝梗自然而利落,令人有山坡野涧移来之思乃妙。搏风卷落槐花材:枫、菝葜、黄金小菊花花器:高颈陶瓶花型:心象造型释义:朱红的菝葜果子配以橙黄小菊,陈放在广口的高颈花器上,陶器厚实,令人有高原秋满之思;枫叶承露,迎风摇荡,颇有秋风扫落叶之思外,同时暗示着“菊花照酒满缸香”的雅意。枝条与花点夹杂的自然丰硕美是本件的特色。月寒山色共苍苍花材:紫菀、黄叶松花器:陶罐花型:心象写景释义:黄叶松枝梗修长,针叶娇嫩,秋候插作,可有寒意晚来秋之思。紫菀的纤柔,夹于松间,加深了岭上月寒、山色苍苍之感。松枝细直,宜求盘固,有八面凌风之姿。瓶口不宜满插,应稍留余地乃佳。本段节选自黄永川先生《中国古典节序插花》一书,编辑自花道。内容仅限交流学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说明。评论功能开通,可对本期内容进行评论交流。如需了解更多消息,请添加小编(木兰)往期精彩内容,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原文:
●被忽视的花道礼仪
●花道美学:池坊
●花道美学:未生流笹冈
●花道美学:未生流
●花道美学:古流
●花道美学:草月流
●花道美学:龙生派●花道丨小原流●一部以插花为主题的电影,超过多幅的古典立花盛宴
●花道的形成
●插花会破坏自然吗?
●花道美学:插花书籍推荐
●花道的美学
●插花者,不易插其灵
●老了,守一墙花开
●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更多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