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变叶木 > 变叶木品种 > 正文 > 正文

多多记日记花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5 13:03:29
白巅风 http://m.39.net/pf/bdfyy/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jiǎ)醇。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宋·梅尧(yáo)臣《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花烛的中文学名是:花烛

花烛的别称有:红鹅掌、火鹤花、安祖花、红掌等。

花烛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佛焰花目——天南星科——花烛属——花烛。

花烛的命名者及年代:Linden,。

花烛的形态特征

花烛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节短;叶自基部生出,绿色,革质,全缘,长圆状心形或卵心形,叶柄细长;佛焰苞平出,卵心形,革质并有蜡质光泽,橙红色或猩红色;肉穗花序长5-7厘米、黄色,可常年开花不断。

花烛的产地生境

花烛分布于非洲南部和美洲热带地区;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常附生在树上,有时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生长在地上;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潮湿、半阴的沟谷地带的花烛,通过引种改良和用光、温、水调节系统的大棚栽培,欧洲、亚洲、非洲皆有广泛栽培。

花烛的生长习性

花烛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性喜温热多湿而又排水良好的半阴的环境,怕干旱和强光暴晒,适宜生长昼温为26-32℃,夜温为21-32℃。所能忍受的最高温为35℃,可忍受的最低温为14℃。

花烛的繁殖方法:分株、扦插、播种、组培等。

花烛的栽培技术

1、基质:盆栽花烛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规模化生产用泥炭、珍珠岩、沙的复合基质,其比例为,1立方米泥炭:4至5公斤珍珠岩:0.15立方米沙。其pH值保持5.5-6.5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有冻害的可能;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不宜低于50%,因为保持栽培环境中较高的空气湿度,是花烛栽培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年四季应多次进行叶面喷水。

花烛不耐强光,全年宜在适当遮阴的环境下栽培,即选择有保护性设施的温室栽培。春、夏、秋季应适当遮阴,尤其是夏季需遮光70%;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温度比气温高,叶温太高会出现灼伤、焦叶、花苞褪色和叶片生长变慢等现象。

2、上盆:花盆规格不同阶段对盆的规格要求不同,小苗阶段一般已在育苗公司完成,生产时所购买的花烛苗均是中苗(15厘米左右)以上;所以,在上盆种植时,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的×毫米的红色塑胶盆种植;栽培基质必须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强、通透性好、不积水、不含有毒物质并能固定植株等性能。种植前,基质还必须经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虫害,保持其正常生长;上盆种植花烛是喜阴植物,种植时需要有75%遮光能力的遮光网,以防止过强的光照。

采用双株种植优于单株种植,上盆种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长点露出基质的水平面,同时应尽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质;上盆时先在盆下部填充4-5厘米颗粒状的碎石物,然后加培养土2-3厘米,同时将植株正放于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开,最后填充培养土至盆面2-3厘米即可,但应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及基部的小叶;种植后必须及时喷施菌剂,以防止疫霉病和腐霉病的发生。

3、水分:花烛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花卉品种,因此,应尽量把基质pH值控制在5.2-6.1之间,最适花烛生长;如果pH值过小,花茎变短,就会降低观赏价值;自来水适宜栽植花烛,但价格贵;天然雨水是花烛栽培中最好的水源。

盆栽花烛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栽后应每天喷2-3次水,要经常保持基质湿润,促使其早发多抽新根,并注意盆面基质的干湿度。

中、大苗期植株生长快,需水量较多,水分供应必须充足;开花期应适当减少浇水,增施磷、钾肥,以促开花;然而,规模化栽培花烛成功的关键是保持相对高的空气湿度;尤其在高温季节,可通过喷淋系统、雾化系统来增加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但要注意傍晚不要喷雾叶面,一定要保证花烛叶面夜间没有水珠,以避免高温灼伤叶片,出现焦叶、花苞致畸、褪色现象。

在浇水过程中一定要干湿交替进行,切莫在植株发生缺水严重的情况下浇水,这样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在高温季节通常2-3天浇水一次,中午还要利用喷淋系统向叶面喷水,以增加室内的相对湿度。寒冷季节浇水应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前进行,以免冻伤根系。

4、肥料:根据荷兰栽培的经验,对花烛进行根部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花烛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则,秋季一般3-4天为一个周期,如气温高,可以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可2-3天浇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浇肥水一次,气温高时可多浇一次水;秋季一般5-7天浇肥水一次;施肥时间因气候环境而异,一般情况下,在上午8时至下午17时前施用;冬季或初春在上午9时至下午16时前进行。

每次施肥必须由专人操作,并严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释浓度和施用量。把稀释后液肥的pH值调至5.7左右,EC值为1.2ms/cm时施用。此外,在液肥施用两小时后,用喷淋系统向植株叶面喷水,冲洗残留在叶片上的肥料,保持叶面清洁,避免藻类滋生。

5、光照:花烛是按照“叶→花→叶→花”的循环生长的;花序是在每片叶的腋中形成的;这就导致了花与叶的产量相同,产量的差别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植株所产生的同化物也很少;当光照过强时,植株的部分叶片就会变暖,有可能造成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花烛产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后期的产品质量;为防止花苞变色或灼伤,必须有遮阴保护。

温室内花烛光照的获得可通过活动遮光网来调控;在晴天时遮掉75%的光照,温室最理想的光照是Lux左右,最大光照强度不可长期超过Lux,早晨、傍晚或阴雨天则不用遮光;然而,花烛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各有差异,如营养生长阶段(平时摘去花蕾)时光照要求较高,可适当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长;开花期间对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动遮光网调至Lux至00Lux,以防止花苞变色,影响观赏。

6、温度:花烛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其它的气候条件。温度与光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阴天温度需18-20℃,湿度在70%-80%之间;晴天,温度需20-28℃,湿度在70%左右;总之,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湿度要在50%以上。

在高温季节,光照越强,室内气温越高,这时可通过喷淋系统或雾化系统来增加温室空气相对湿度,但须保持夜间植株不会太湿,减少病害发生;也可通过开启通风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以避免因高温而造成花芽败育或畸变。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内昼夜气温低于15℃时,要进行加温;当气温低于13℃时更需要用加温机进行加温保暖,防止冻害发生,使植株安全越冬。

7、湿度:花烛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高温高湿有利于花烛生长;温度与湿度甚为相关,当气温在20℃以下时,保持室内的自然环境即可;当气温达到28℃以上时,必须使用喷淋系统或雾化系统来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营造花烛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但在冬季即使温室的气温较高也不宜过多降温保湿,因为夜间植株叶片过湿反而降低其御寒能力,使其容易冻伤,不利于安全越冬。

8、营养调整:花烛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管理,基质会产生生物降解和盐渍化现象,从而使其基质pH值降低、EC值增大,从而影响植株根系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因此,基质的pH值和EC值必须定期测定,并依测定数据来调整各营养元素的比例,以促进植株对肥水的吸收。

9、摘芽:大多花烛会在根部自然地萌发许多小吸芽,争夺母株营养,而使植株保持幼龄状态,影响株形;摘去吸芽可从早期开始,以减少对母株的伤害。

花烛的病虫防治

花烛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枯萎病、根腐病、叶斑病等;其中细菌性枯萎病具毁灭性,是重点防治对象。该病多在叶与花上开始发生,感病症状为中间棕色周边发黄的斑点,从正常到被感染过程中的组织可见水渍状斑点;枯萎病的传播和造成危害的速度很快,侵染对象以叶片为主,当感染程度加大成为系统性侵害时,则杀死整个植株;还没有有效药物可用以治疗细菌性枯萎病,因而一旦发病,就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彻底销毁病株及附近植株,并对其余植株采取极严格的防疫措施。 

  

花烛的根腐病和叶斑病多为真菌感染,使用杀真菌剂可获较好的防治效果,结合精细的水肥管理一般可使染病植株恢复健壮生长。

花烛的主要价值

①花烛花叶俱美,花期长、为优质的切花材料。用红色花烛为主材,配上小菊、霞草、艳山姜、变叶木瓶插,有着浓厚的江南乡情;若以花烛为主花,篮插,配以文心兰、报岁兰、百合、天门冬,是一份精美无比的节日礼物。②花烛可以吸收人体排出的废气(氨气、丙酮),也可以吸收装修残留的各种有害气体(甲醛等),同时还可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人体的鼻粘膜干燥。

本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偶遇漂亮的花烛就写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多记日记:百合花

多多记日记:昙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yemua.com/bympz/6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变叶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