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变叶木 > 变叶木价值 > 正文 > 正文

身患尿毒症,每周透析3次,却用爱温暖着他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3 12:42:06

  他身患尿毒症,医院做3次透析,但仍然坚持工作,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说:“做公益人,贵在坚持。公益不在名利,在于多做善事,多结善缘,传递爱心与正能量!”他就是抚州市宜黄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王鑫。

  温暖助学、爱心护考、敬老爱老、防汛抗灾、投身抗疫……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点滴爱心为家乡贡献力量。

王鑫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相处这么多年,王鑫是我们真心佩服的好汉子!”谈起王鑫的爱心奉献故事,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年,王鑫出生在临川的一个普通人家。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和几位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助学助教、尊老敬老等公益活动,并萌生了在宜黄组建爱心组织的念头。年5月,他与爱心人士共同创立以乡村教育为主的区域性公益组织——抚州市新希望公益发展中心。同年,他们积极将免费午餐、壹基金冬季温暖包、“一校一梦想”等公益项目落户宜黄县各乡镇,带动了宜黄公益事业的发展。随后,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王鑫担任会长,吸纳了更多青年志愿者加入,积极开展公益助学、关爱弱势群体等各类公益活动。短短几年时间,协会就有注册会员78人、志愿者多人,并根据服务对象分别成立了义工服务队、助学助教服务队、蓝豹救援队。

  在爱心路上,王鑫与他的爱心团队一直没有停歇。协会共筹资10余万元,为该县贫困学生发放冬季温暖包个;协会会员结对助学27名,帮扶金额近4万元;引进的免费午餐项目在中港镇龙冈、江背、安槎等村落地;蓝豹救援队已发展正式队员30名,进行水上救援12次、陆地救援3次、寻人28次、山地搜救4次。

王鑫(右二)组织志愿者为敬老院送大米

  年7月,王鑫到中港镇店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县城机关岗位来到广阔的乡间田野,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工作环境的变化,更是肩上增加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志愿服务到扶贫济困,他初心未改,用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俯下身子扎根基层,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为民解忧,用实际行动把使命和担当写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店下村贫困户黄细女的孩子黄平安患有癫痫,没钱医治,也无劳动能力。了解情况后,王鑫自掏腰包买来40只鸭苗和一袋饲料,让黄细女喂养。鸭子长大后,又帮助她售卖,当年就帮其增收近元。此外,还给黄细女安排了村里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年可增收元。“驻村期间,王鑫用真心真情扶贫,是贫困户的‘贴心人’‘暖心人’,村民们有心事有困难都主动来找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道。多年扶贫路,王鑫走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王鑫在抗疫前线

  年7月,医院检查,发现患有尿毒症,病初发时用药物控制,后来随着病情加重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同事们纷纷表示要去他家看望,都被他一一婉拒,但只要是店下村的电话,他从不拒接,并且及时处理好相关事务。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提出换个人接替他的扶贫工作时,他却说:“只要我身体还挺得住,就要把扶贫的最后一里路走完。”如今的店下村已是旧貌换新颜,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81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王鑫第一时间组织协会所有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并按照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带领蓝豹队员深入人员密集的各个农贸市场、学校食堂、超市等地进行疫情防控消杀工作。为配合交警对所有进城车辆进行消杀,他们在宜黄高速路口“安营扎寨”,肩背消毒箱,手持消毒工具,24小时坚守在岗。那段日子,王鑫和志愿者们每天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防疫路上的“最美逆行者”。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七旬老人突发疾病!幸好……

本土确诊新增4例,在这3地!丨中秋十一能否正常出行?

来源:抚州日报

本栏目编辑:汪增泽

责任编辑:邓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yemua.com/bymjz/1027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变叶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