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变叶木 > 变叶木繁殖 > 正文 > 正文

半城山色半城河4森林镇村一村一品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2/23 20:07:30

安徽省于年颁布了《安徽省森林城镇建设标准》并启动了省级森林城镇的创建活动。滁州市高度重视森林城镇建设活动,将其列入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至年底,全市已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9个,占全省森林城镇总数的8.59%,在全省名列前茅。

建设内容

(1)每个镇区至少建有1处能够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公园绿地或广场,并在镇区内均匀布局小型游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2)推动镇区内各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的绿化建设,合理选择树种,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常绿落叶结合,争创“园林式单位”。

(3)在镇区内和外围的主要街道与河流水系沿线,尽量利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形成以乔木为主体的林带,打造进出镇区的景观线。

(4)在镇域范围内,落实各项“创森”工程,使镇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创森”期间,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5个,其中近期21个,中期18个,远期16个,新增镇区绿化面积hm2(镇区外绿化面积纳入各“创森”工程,此处不再重复统计)。

滁州市镇区绿化建设表单位:hm2

森林千村建设

建设内容

(1)采用小公园、小广场、生态绿地等形式,每村至少建成1处公共休闲绿地,配备休闲设施,满足村民休闲、游憩、健身等需求。

(2)鼓励村民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空地等进行绿化美化,每户尽量栽植10株以上乔木,或5株以上经济林、花灌木。

(3)利用“四旁”隙地,发展围村林、护路护堤林、游憩林等,增加绿化面积和林木覆盖面积,提升环境质量。

(4)针对开展生态旅游或从事苗木生产的村庄,在主要道路和水系两侧,建设以乡土特色乔木为骨干树种,合理配置花、草、灌等植物的绿化带,形成一路一景、一村一品的优美景观。

“创森”期间,共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个,其中近期个,中期个,远期个,到规划期末所有村庄均成为省级森林村庄,共新增村庄绿化面积hm2。

滁州市村庄绿化规划表单位:hm2

二、森林路网打造工程

道路绿化带

(1)高速公路绿化

a.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对已绿化高速公路的绿化带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掌握树木生长情况和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做到及时发现病枯木并按质补植;

b.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带宽1m-2m,栽植黄杨、侧柏、檵木、石楠等兼具防眩光及观赏性的灌木;高速公路两侧防护栏内种植草皮、灌木和小乔木;公路沿线防护林带的树种选择需做到常绿与落叶搭配,在不同季节都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避免连片杨树林的应用。

(2)国省公路绿化

a.针对存在植株过密或过疏、景观单一、植株长势不佳、绿化带下层空间植物缺乏等问题的路段,由辖区公路管理部门组织绿化管护队伍,定期进行树木管理,及时修剪枝条,移去过密植株或增补植物,增加灌木和草本植物,保障植物生长与行车安全,提高路侧林带的健康性和观赏性;

b.对规划期内的新建道路和改建道路,按照单侧绿化带至少15m的要求规划用地,在选择树种时,优先选择防护效果好的乡土乔木,并做到乔、灌、草多层次搭配,花、果、叶多形态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廊道。

(3)其他道路绿化

a.县道和高等级的乡道绿化带宽度一般为10m与5m,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宽或缩减。绿化带以乡土乔木为骨干树种,靠路一侧配置1-2行具有观赏性的乡土常绿灌木或观花小乔木,形成复层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增加观赏性,形成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道路景观。

b.低等级的乡道和村级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在道路旁栽植1-2行高大乔木,起到遮荫、挡风、降尘的作用。绿化树种应结合地方特色,选用防护性能好、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同时兼顾适应性、观赏性强的其他树种,形成“一路一景”的效果。

滁州市公路绿化工程规划表单位:km,hm2

来源

市林业局

主办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滁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更多精彩推荐

半城山色半城河1

滁州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半城山色半城河2

一核双星、两轴三网、四极多点

半城山色半城河3

千年亭城,森林绿地

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ianyemua.com/bymfz/707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变叶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